#暴雨健康说#
洪涝灾害期间,由于环境潮湿、气温变化大、生活秩序被打乱等因素,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、抵抗力较弱,健康面临的风险相对更高。了解他们易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做好防护,尤为重要。
老年人易面临的健康挑战
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升高:洪涝天气常伴随气压降低、湿度增大,加上老年人情绪可能因灾害出现紧张、焦虑,容易导致血压波动、血管收缩,增加心梗、脑梗等急性事件的发生几率。
关节疼痛加剧:潮湿环境会影响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,对于患有风湿性关节炎、骨关节炎的老年人来说,关节疼痛、僵硬等症状可能会明显加重,影响活动能力。
呼吸道感染多发:雨后气温下降,若保暖不当易受凉,且潮湿环境利于细菌、病毒滋生,老年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弱,易引发感冒、肺炎等感染性疾病。
针对性防护建议
按时服药,把控基础病
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基础疾病,洪涝期间切勿因忙碌或药品短缺而擅自停药、减药。应提前备足常用药物,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,可设置手机闹钟提醒。若药品即将用尽,及时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让家人协助购买,确保基础病得到稳定控制。
注意保暖,防潮护关节
潮湿寒冷是关节不适的“诱因”,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暖。穿着上选择透气、保暖的衣物,尤其要保护好膝盖、腰部等易受凉的部位,可佩戴护膝、护腰等防护用品。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,可用除湿机降低室内湿度,被褥定期晾晒,避免潮湿引起关节不适。
适当锻炼,增强抵抗力
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,增加血栓风险。在室内可进行温和的运动,如缓慢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每次运动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。运动时注意防滑,避免在湿滑的地面活动,防止摔倒。
加强营养,筑牢健康防线
合理的营养能增强身体抵抗力。饮食上要保证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,如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。注意饮食卫生,不喝生水,食物充分煮熟,避免食用变质食物,防止胃肠道感染。
同时,保证充足饮水,促进新陈代谢。洪涝期间,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防护,需要从细节入手,做好疾病预防和生活照料。只有全方位守护,才能让老年人在特殊时期减少健康风险,平安度过灾害
配资网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