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会车,竟牵出一场全民围观的“权力秀”,当“亮证姐”甩出证件的那一刻,她亮的不是身份,而是捅破了某些潜规则的窗户纸。
这背后,到底藏着什么让当地官方“挤牙膏”都费劲的秘密?
广西防城港,马路上会车,总得有一方让一让,就为这点小事,开奔驰的“亮证姐”不乐意了。
她从车里摸出个证件,对着“平头哥”亮了出来,这一亮,性质就全变了。
从简单的路怒,变成了“身份碾压”。
“平头哥”后来回忆,他没看清证件上具体是哪个单位,但“行政”两个字和国徽,看得真真切切。
现在统一的行政执法证,封皮上统一都是行政执法四个字和国徽,这说明,车上大概率有公职人员,或者,这证件跟公职人员有脱不开的关系。
事情到这,如果只是个人素质问题,那还算小事,可接下来的发展,就让人后背发凉了。
“平头哥”把视频发到网上后,麻烦来了。
7月31日晚上,奔驰女车主、同车男子、一个便衣,外加两名警察,他们不仅找到了“平头哥”的家,还惊动了村干部,动静搞得很大。
好在当事人当时不在家,他母亲接的电话,电话里,民警同志态度严厉,声称他“违反治安管理条例”,不删视频就拘留。
这通操作,疑点有点多。
为什么是半夜上门?
为什么主要诉求是“删视频”而不是调查取证?
如果是正常执法,为什么要带上纠纷的另一方当事人?
更重要的是,跨区域执法的程序是极其严格的,这两位民警的行为,合规吗?
事件在网上炸开锅后,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应,更是让人看不懂。
要么沉默,要么就是“正在调查”“传言不实”连央媒都下场质问了,社会想知道“亮证姐”是谁,可当地就像被捏住了喉咙,一个字一个字往外挤,就是挤不出个所以然。
最有意思的转折,来自千里之外的南京。
一位有官方身份的网红民警,微博大V“江宁婆婆”发文称,他了解到的情况是,“亮证姐”并非网传的警方领导,甚至不是民警。
这就奇怪了,对吧?
广西防城港的谜案,南京的民警都知道了内部消息,这说明什么?
“亮证姐”的身份在某个圈子里,恐怕早就是公开的秘密,既然已经查清她不是警察,为什么防城港本地不直接通报辟谣呢?
一句话就能解决的疑问,他们偏偏要选择沉默。
是怕?还是在保护?
再分析一个细节:“亮证姐”是怎么精准找到“平头哥”信息的?
单凭一个车牌号就查到车主姓名、电话、家庭住址,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事,有这个权限的,无非就是:公安、车管所、法院、检察院,还有保险公司。
可保险公司的人,能拿得出带国徽的“行政执法证”?
这一圈下来,答案就很清晰了,不管是“亮证姐”自己干的,还是她车上那男的,又或者是背后有人帮忙,调取这些信息,这本身就违法了。
现在大家盯着的,早就不是脾气冲不冲的问题了,对有关部门来说,查个人比点个外卖还快。
可通报就是迟迟不来。
通报之所以“卡柱”,唯一的解释就是:这个人,或者她背后的关系,有些“棘手”。
查,不难,处理,才难。
这才是最扎心的地方,一个小小的会车纠纷,照出了权力有多横,出了事,有些人第一反应不是查清真相,而是捂盖子、拖时间。
事情到这,查明“亮证姐”是谁的技术难度基本为零。
真正的难题,恐怕是怎么处理,怎么通报,才能既平息舆论,又保全某些东西。
我们等的不是一个名字,等的是一份公平,一个清晰的说法,那本被用来耀武扬威的证件,到底赋予了谁特权?
那次深夜上门的“执法”,又是谁给的底气?
配资网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