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8年冬季,华北大地烟雾弥漫,战火纷飞。平津战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傅作义指挥的35军成为了胜负的关键力量。毛泽东则坐镇西柏坡,目不转睛地关注着战局的发展。然而,局势中的一次意外决策,险些让这支精锐之师逃脱了困境。为此,毛主席不得不亲自出马,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对决。
平津战役如烈火燎原般迅速推进,共产党军队势头如虹,气势汹汹。傅作义这只老狐狸显然不简单,他一方面与敌方谈判,另一方面又着手备战,使得局势变幻莫测,天平摇摆不定。毛主席看准了时机,决定先削弱傅作义的优势力量——那支装备精良的35军。这支部队不仅拥有美式武器,更配备了几百辆大卡车,机动性极强。若能成功拿下,他们的最后依仗便会一朝崩溃。
在毛主席的脑海中,一项完美的计划逐渐浮现。他首先派遣杨成武的部队围住张家口,切断35军向西逃跑的退路。同时,杨得志则负责进攻新保安,封堵35军向东撤退的通道。最终,程子华的部队则在中间埋伏,准备进行收网行动。这局棋布局巧妙,环环相扣,35军如同一条被围困的鱼,等待着被彻底捕获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计划的完美并不等于万无一失。杨成武担心敌军从西方逃跑,主要力量布置在张家口的西侧,东边则仅留少量兵力。谁知,程子华经过密云时,碰巧发现敌军防守松散,一时兴起便攻下了密云。这一战果虽小,却把傅作义吓得魂飞魄散。他误以为共产党欲向北平进军,忙不迭地调回35军增援。而35军发现东边防线薄弱,便趁机迅速撤离。
当消息传回西柏坡时,毛主席愤怒异常,质问道:“是谁让他打密云的?要是35军逃脱,我要让他终生记恨!”不再多言,主席亲自接手指挥。他立刻命令杨得志,誓言不惜一切代价抵挡住35军的去路。杨得志随即响应命令,连夜赶路,竟然连鞋子都跑掉了也毫不在意。幸运的是,他追上了35军,将他们堵在新保安。
毛主席又立即发电报给杨成武,警告道:“35军逃了就算了,你现在必须盯紧张家口里的敌人。若有一人逃脱,我就要问你!”杨成武心中一惊,立刻安排兵力严阵以待,确保不会出现纰漏。
此时,35军被围困在新保安,傅作义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。他急忙调动飞机进行空投物资,未曾料到飞行员因害怕被击落,竟飞得太高,导致大部分空投物资落到了城外,反而便宜了共产党军队。城中的国民党军队眼睁睁地看着物资落入敌人之手,气得直跺脚,无可奈何。
最终,新保安之战以大获全胜而告终。35军的军长自杀身亡,其余部队大多被俘或阵亡。缴获的物资中,那几百辆大卡车成为了令人瞩目的战利品。这一战过后,傅作义失去了最后的王牌,不久后也只能选择投降。
回望这场决定性的战役,尽管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,但毛主席的应变能力和指挥才华依然令人敬佩。他能够在多条战线中游刃有余,关键时刻亲自出马扭转局势。这种统筹全局的卓越能力,无疑是他能够成为一代伟人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网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