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昌浩,鄂豫皖苏区有名的“三大将”之一,到了晚年却变得鲜为人知。跟他老婆孟力在中科院当的官,还有他儿子陈祖泽当的科技处处长比起来,陈昌浩手头上的那点活儿,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,不值一提。
这到底是咋回事呢?
【“三驾马车”】
陈昌浩和徐向前、张国焘一块儿,被人们叫做鄂豫皖苏区的“三大核心人物”,他以前还做过红四方面军的政委头头。
1934年11月那会儿,国民党的大军悄悄在红四方面军的南边攒了一堆,打算再来一次“围剿”。陈昌浩和徐向前他们几个一碰头,一合计,觉得不能等,得赶紧出手,给敌军来个措手不及,把他们的计划给搅黄了。
主要攻打的目标定为了黄安县城。那里被国民党第69师占领着,人数超过一万,头儿是赵冠英。黄安县城这地方,守起来容易,攻起来难。陈昌浩带着红四方面军,跟69师还有那些来帮忙的国民党援军,打了一个月的仗,把黄安县城围得严严实实,但就是这么久,黄安县城还是没被攻下来。
到了12月快结束的时候,徐向前和陈昌浩都觉得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,得赶紧把黄安县城给攻下来。这时,有人出了个主意,说可以把迫击炮固定到飞机上,然后让飞机直接飞到县城上空去轰炸敌人。
那时候,我们手头就只有一架战斗机,名叫“列宁号”。说起来,这架飞机到底是怎么到咱们手里的呢?
1930年3月十几号的时候,鄂豫皖那块革命地界,罗山县的士兵们在溜达巡逻呢,突然听到天上飞机嗡嗡响,跟马达一样,他们以为是敌人开着飞机来扔炸弹攻击了,赶紧就往上头报告了这事儿。
哨兵战士吹起了警报,红军战士们立马行动起来,眼睛紧盯着战机的动向。同时,有些战士迈开步子,朝着战机可能着陆的地点赶去。
这飞机在陈家河边上的菜子棚那儿着陆了,飞行员龙文光一迈出机舱,瞅见咱们的队伍,还以为误打误撞到了国民党地盘呢,连忙招呼咱们的人快点给飞机加油。
那会儿,咱们队伍才晓得,龙文光走丢了方向。咱们跟龙文光聊了聊,劝了劝,最后龙文光决定带着他的飞机加入咱们。这飞机呢,后来就被叫做“列宁号”了。
徐向前跟龙文光商量后,打算在列宁号飞机上装上挂弹的东西,把迫击炮弹给固定上去。然后,由龙文光来开飞机,飞到敌人那边去,完成轰炸的任务。
龙文光答应了这事儿,但陈昌浩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。毕竟龙文光以前就是那边阵营的,现在让他开着飞机回去,万一他反水了,那不是放走一只猛虎嘛。陈昌浩琢磨了好久,最后决定,他也跟着上飞机,和龙文光一块去完成这次任务!
龙文光负责开飞机,而陈昌浩呢,他就是个“看管的”,手里还拿着手枪和手榴弹,一块儿上了飞机。
黄安县里的国军一看到飞机,全都兴奋得不行,纷纷跑出来对着飞机使劲挥手,心里都琢磨着这应该是自家的空军来支援了。
陈昌浩在飞机上瞅见一群国民党兵冒了出来,他撇了撇嘴,掏出几颗手榴弹就往下甩。那些手榴弹跟下雨似的往下掉,专挑那些跑得慢的国民党兵砸。就这么着,我军轻轻松松地把黄安县城给拿下来了。
红四方面军的弟兄们对陈昌浩感情挺复杂,但心里头都觉得他就是他们的“战神”。陈昌浩立了那么多战功,咋到了晚年,职位还没妻儿高呢?
【电报密团】
陈昌浩是个挺让人“遗憾”的将军,他走上战场的日子,在西路军打了败仗回到延安后,基本上就算到头了。
那时候,陈昌浩和徐向前在逃跑时,被马家军紧紧追赶。可倒霉的是,陈昌浩突然生了病,没办法,只能先留在大马营子里养病。徐向前呢,就带着剩下的人马赶紧回了延安。
病刚好点的陈昌浩,没直接回延安,而是悄悄回到红四方面军以前的根据地英山县,他打算隐瞒身份,低调点在这里重新拉起一支队伍。但遗憾的是,这事儿没办成。
陈昌浩经过一番波折,总算是回到了延安,他向组织详细汇报了西路军战败的情况,并且主动揽下了责任。本来他还打算继续为国家抗战出一份力,但没想到胃溃疡的老毛病犯了,没办法,他只能去苏联治疗。
但是,陈昌浩的病还没痊愈呢,德国和苏联就开战了。没办法,他只好被火速转移到科坎加这个小镇。为了糊口,陈昌浩只能去采石场干重活。
1942年的时候,苏联方面想起了陈昌浩,就派他到前线去做翻译工作。过了一年,陈昌浩又被调到了苏联的出版部门任职。这一待就是到了1952年,他才终于回到了祖国。那时候,刘少奇他们一些人还亲自到车站去迎接他呢。
回国后,陈昌浩在中央编译局当上了副局长。但好景不长,到了60年代,陈昌浩因为1935年的一封电报被“炒了鱿鱼”。
那时候,张国焘想让右路军往南走,还特地给陈昌浩发了封电报,催他快点带着队伍动身。不过,这电报阴差阳错地落到了叶剑英手里。叶剑英一看,二话不说就找上了毛主席,俩人一合计,决定先下手为强,带着队伍往北去。
陈昌浩和徐向前知道这事儿的时候,叶剑英他们一伙人早走远了。有人直接问他们俩:“咱们动手不动手?”
徐向前气呼呼地说:“这像什么话,红军咋能打红军呢!说啥也不能动手!”陈昌浩也站到了徐向前这边,不管谁来劝说,他们俩都铁了心,就是不动手。
然而,张国焘发来的那封电报,却让陈昌浩在后来的几十年里遭遇了“革职”的命运,只能无奈困守家中。
那时候,他老婆孟力在中国科学院工作,一听到这事儿,整个人都懵了。陈昌浩的儿子陈祖涛呢,正忙着参与设计“红旗”轿车生产基地,而另一个儿子陈祖泽也在某个单位里挑大梁呢。
陈昌浩失业后,瞅着老婆孩子忙前忙后的样子,心里头挺不是滋味。到了1967年7月30日那天,觉得没啥盼头的他,就自己吃了药,走了绝路。
他几个儿子明白老爸这辈子就想为国家打拼,所以他们学习更加刻苦,盼着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。
陈昌浩的娃陈祖泽,那可是咱们国家头一批搞核潜艇的大佬之一。1974年,他就当上了719研究所的科技二把手,副所长的位子。到了1982年,又升为了原核工业第一研究设计院的副院长,同时还管着1核动力运行研究所,当上了所长。
陈祖涛在川汽、北汽这些大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出了不少力,还做过二汽的总工程师。到了1981年,他又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的筹建。后来,在1988年,他还当上了国家科委的专职委员,可以说是咱们国家汽车工业的开创者。
1980年,陈昌浩的名誉得以平反,八宝山上为他补办了场迟来了13年的告别仪式。
《探访陈昌浩遗孀孟力,揭秘其晚年岁月》在一篇刊登于某期刊的文章中,我们了解到了陈昌浩生命中最后的日子,这是通过采访他的妻子孟力所得知的。这次访谈发生在2015年6月4日左右。文章里,孟力女士深情讲述了陈昌浩晚年的点点滴滴。虽然岁月流转,但那些记忆依然在她心中清晰如初。她的话语间,透露出对丈夫深深的怀念与敬仰。通过孟力的讲述,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,回到那段历史之中,亲身感受陈昌浩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。这份珍贵的访谈资料,不仅让我们对陈昌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段历史背后的厚重与深情。
并肩前行 《陈昌浩:红四方面军总政委的起伏岁月》2009年7月1日,咱们聊聊陈昌浩,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,他的人生真是波澜壮阔。陈昌浩的故事,就像一条曲折的河,有高潮也有低谷。他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,经历过无数的战斗和考验。在那些烽火连天的日子里,他和战友们同舟共济,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。他的人生跌宕起伏,有过辉煌的胜利,也有过失败的苦涩。但不管怎样,陈昌浩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,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。这篇文章,就是带你走进陈昌浩的起伏岁月,感受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。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位为革命事业献出青春和热血的英雄。
配资网官网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